20385 402
25666 766
39667 1002
25296 2291
0 0
0 0
325 0
1605 0
720 0
871 1
652 0
1123 0
717 0
1400 0
1225 0
8097 0
1011 44
1063 0
1079 0
7949 0
2501 173
2099 11
1642 2
1720 23
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于2025年1月15日-1月18日期間召開。《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上海加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創新策源能力實現新突破。通過梳理發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眾多科技相關內容。
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4%左右。
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
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分別新認定60家和30家,累計分別達到1016家和?591家。
啟動運行總規模1000億元的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和未來產業基金,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推進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和創新產品擴大應用,開工建設10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26個。
實施新一輪科技成果轉化行動方案,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5200.7億元、增長7.2%。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5萬家。
報告指出,2025年,上海要強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策源功能。全力建設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建好用好國家實驗室及基地,積極承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平臺設施建設,進一步健全在滬實驗室體系,推進高能級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優化科技領軍企業培育機制。加快基礎研究先行區建設,強化有組織科研,支持高風險、高價值基礎研究。啟動實施全球科技伙伴計劃,布局建設新一批“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
要聚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加快塑造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要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圍繞細胞基因治療、腦機接口、6G、量子計算、聚變能源等戰略前沿領域,強化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帶動性研究布局。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重大科技項目,建立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組織實施機制。深化張江高新區、“大零號灣”等創新載體建設,發展高質量孵化器,著力培育硬科技企業。推進科研類事業單位改革,完善科技計劃管理,激發創新活力。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
要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著眼產業高端化,深入實施三大先導產業新一輪“上海方案”,優化集成電路產業空間布局,全鏈條加速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高地建設,培育壯大低空經濟、大飛機、新能源汽車、智能終端、海洋裝備、空間信息、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健全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投入機制。著眼產業智能化,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持續推進智能工廠建設和智能機器人研發應用,大力培育發展智能經濟形態。
要完善高校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完善重點產業人才住企培養、職業教育產教聯合體等育人新機制,建設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全面深化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建強戰略人才力量體系,加快建設各類吸引集聚人才平臺,深入實施白玉蘭人才、東方英才等重大人才計劃,進一步打響“海聚英才”賽會品牌,大力匯聚全球戰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持續打造高品質人才生態,健全保障科研人員專心科研制度,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優化學術環境,實施全球杰出人才優享服務,推進人才全周期服務“一件事”改革,加快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環境。
來源:上海人大官網、上海發布、上觀等綜合梳理
編輯:拾
↓分享
↓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