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需要協調一致的努力和承諾來解決減少航空對氣候影響所涉及的復雜權衡。
眾所周知,飛機的非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是氮氧化物、煤煙和水蒸氣——與航空業的其他二氧化碳排放一起加劇了全球變暖效應。
煤煙引發了飛機尾跡和“尾跡卷云”的形成,這是飛機發動機尾氣產生的線狀云。這導致高云增加,從而使地球大氣層變暖。
在對限制飛機產生的非二氧化碳排放的潛在解決方案的全面評估中,科學家警告說,“沒有靈丹妙藥”,迫切需要一系列利益相關者的承諾和協調努力。
這項發表在《環境科學:大氣》雜志上的研究概述了航空對大氣的非二氧化碳影響,包括氣候和空氣質量,以及這些影響在未來可能如何變化,以及未來技術和燃料的影響。
這一發現是曼徹斯特城市大學、牛津大學、雷丁大學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一項為期兩年的研究的結果。
曼徹斯特大都會大學大氣科學教授大衛·李說:“我們強調的是,非二氧化碳排放對氣候的一些非常復雜的影響中仍然存在固有的不確定性。
“更重要的是,減少排放對氣候的影響并非易事,因為幾乎所有傳統液態烴燃料的發展路線都涉及‘權衡’,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操作上,主要是以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為代價的。
“這些權衡和不確定性意味著沒有簡單的靈丹妙藥或唾手可得的果實來解決問題。人們經常忘記的是,雖然非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例如,一次飛行是短暫的,但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很大一部分持續了很長時間,實際上是數萬年。這意味著,如果減少非二氧化碳排放導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這將是一項艱難的平衡行動?!?/p>
雷丁大學氣象與氣候科學教授基思·希恩教授是這篇新論文的作者之一。他說:“考慮到航空非二氧化碳氣候影響的規模存在許多不確定性,采取任何旨在減少非二氧化碳氣候影響的策略都為時過早,但同時又有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的風險?!蔽覀儽仨氉⒁獾?,航空會影響當地的空氣質量和氣候。有時,改善其中一個的措施會損害另一個。”
在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航空約占2.5%。然而,由于它產生了大量的非二氧化碳排放,它對大氣能量平衡變化的貢獻率約為3.5%,即所謂的輻射強迫,或者對全球平均氣溫上升的貢獻率約為4%。
該行業很難脫碳,因為它嚴重依賴化石煤油(噴氣燃料),而且開發新飛機和更換舊機隊需要很長時間。
鑒于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后航空業的強勁增長,在其他行業正在努力減排的情況下,航空業對氣候變化的貢獻將會增加。
在最新的評估中,研究人員認為,為了緊急尋找解決方案,需要在復雜的權衡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英國政府最近認識到了這一困難,并通過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ERC)宣布了一項1000萬英鎊的研究計劃,以幫助該領域的政策決策。
李教授說:“這是政府非常歡迎和需要的發展。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使用了我們之前的一些研究,這些研究對政府了解問題的嚴重程度至關重要。在我們準備這份評估報告的同時,我們努力讓交通部了解我們的工作,以了解未來所需的研究形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