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段時間,紐約市犯罪猖獗,一直很危險,是大西洋沿岸的一個衰敗之地。
盡管你可能在福克斯新聞(Fox News)上看到了什么,但現在不是那個時候。
注冊如何閱讀這張圖表,這是Philip Bump的每周數據通訊
在過去的一年和過去的幾年里,這個城市的犯罪率確實有所上升。雖然謀殺數量下降,但暴力犯罪總體上升了30%。但是,就像其他犯罪明顯增加的地方一樣,這里的犯罪仍遠不及30年前的水平。
誠然,這對該罪行的受害者來說并沒有多少安慰,但在有關犯罪的修辭背景下,這一點值得注意。在過去的一個月里,福克斯新聞(Fox News)報道了一篇又一篇關于紐約犯罪的報道,重點往往是紐約的地鐵。對該網站的搜索顯示,僅在過去一個月里,就有近200篇報道提到了這座城市和地鐵系統。幾乎沒有,如果有的話,是關于客流量的。相反,他們關注的是地鐵乘客據稱面臨的無情危險。
這種關注有兩個原因。
首先,最近幾周,地鐵上發生了令人震驚的犯罪事件。正如CNN的約翰·米勒上個月所說,這些“對系統和乘客的心理有重大影響。”考慮到《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等小報是如何抓住這類故事不放過的,這一點尤其正確;在過去的一個月里,它的網站上有近1000條關于地鐵的報道。
還有另一個原因:紐約地鐵長期以來在公眾對犯罪的討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當伯納德·戈茨在火車上槍殺了四名年輕黑人男子,并聲稱他們試圖搶劫他時,這引發了一場關于種族和應對犯罪的全國性辯論。當地鐵車廂從滿是涂鴉變成閃閃發光時,人們稱贊這標志著這座城市終于開始扭轉其備受關注的犯罪問題。這還不考慮《勇士》所扮演的角色。
關于地鐵系統犯罪的最新月度數據是9月份的。如果我們將9月與之前四年的同月進行比較,我們會看到一種模式:2020年的刑事投訴激增,之后就消失了。2019年9月,犯罪(總體和暴力犯罪的子集)上升,但與大流行的第一年相比有所下降。
這只是一個月的時間。CNN的米勒指出,今年迄今為止,地鐵犯罪實際上比2018年或2019年低,盡管只是略有下降。
大流行開始時犯罪率上升,部分原因可能是地鐵客流量隨之下降。2022年9月,工作日的平均客流量比2019年9月下降了41%。但在2020年9月,該數字下降了72%。客流量與犯罪有關,因為不那么擁擠的火車和平臺更容易成為犯罪活動的目標。正如《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的賈斯汀·喬治(Justin George)在今年4月所寫的那樣,“交通研究人員說,空蕩蕩的車站和火車為犯罪分子創造了可乘之機。反過來,犯罪率的增加也阻止了新顧客進入車站。”
正如我們在其他情況下注意到的,福克斯新聞最近對犯罪的報道并沒有與實際的犯罪活動聯系起來。今年,與它的兩個主要競爭對手CNN和MSNBC相比,該電視臺多次更愿意談論地鐵犯罪。其中包括10月份的大幅上漲。
時事通訊《觀察》的作者、調查記者拉德利·巴爾科最近比較了紐約市和俄克拉荷馬州的犯罪數據。“制造恐慌很有效,”他寫道。他指出,盡管俄克拉何馬州的犯罪率更高,但俄克拉何馬州人指出犯罪是一個問題的可能性要比紐約人低得多。(這是最近前州州長辯論的焦點。)然后他分享了一些回應——許多人都認為地鐵是紐約犯罪猖獗的標志。
Balko指出,一個人死于車禍的風險比死于地鐵的風險要大得多。但這種交流很能說明問題。在美國人的想象中,地鐵在紐約幾乎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無論發生什么可怕的事情,都與這座城市、它的領導層、它的政治和它的人口結構息息相關。對地鐵犯罪的模糊的有線新聞報道是對所有這一切的視覺速記,這種速記與街頭隨機襲擊的鏡頭不同。
每一篇這類文章都必須包含免責聲明:任何暴力犯罪都是不好的,把它放在背景中并不是為它開脫。這樣的免責聲明是必要的,因為犯罪事件被用來構建關于安全的本能敘事。保守派媒體對犯罪報道如此之多,是因為中期選舉即將來臨。他們試圖將看到恐怖犯罪的情感反應應用到政治對話中,并試圖將對這種行為的批評框定為對罪犯的同情。
正如Balko所說,制造恐慌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