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迪·扎克伯格表示,她認為創作者應該開始披露他們使用人工智能創作作品的情況,因為“越來越難以分辨什么是真實的”。
作為Facebook Live textarea-Q背后的技術領導者,她于2011年離開這家社交媒體巨頭,此后創立了一家將數字藝術創作者與收藏家聯系起來的公司。她說,她希望看到新聞機構在使用人工智能撰寫文章時能夠注明,甚至在署名中稱贊這項技術。
她補充說,學術界可以提供類似水平的透明度,這可能會刺激多個行業的披露模式。
扎克伯格周三在多倫多參加安大略省創新中心的DiscoveryX會議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這種方法成為常態,“消費者就能學會更清楚地分辨什么是真實的,什么是不真實的。”
“當然,我認為,這是一個讓我們很多人夜不能寐的問題。”
近年來,錯誤信息的問題激增。去年,大約六成的加拿大人告訴加拿大統計局,他們“非常或極其擔心”網絡上的虛假信息,而43%的人認為,與三年前相比,現在越來越難以分辨網絡上的真假。
人工智能讓用虛假或篡改的圖像、音頻片段和視頻欺騙人們變得更快、更便宜、更容易,從而加劇了這個問題。僅去年一年左右,該網站就被用來傳播流行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假露點照片,描繪教皇穿著蓬松的外套,并誤導人們相信加拿大電視主持人瑪麗·伯格(Mary Berg)被捕。
像扎克伯格的兄弟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創辦的Facebook這樣的社交媒體公司,已經發現自己站在了處理錯誤信息的前線。
雖然蘭迪·扎克伯格不確定企業界是否能接受她所鼓勵的人工智能披露水平,但她認為開始對話很重要。
參與這個話題的人將不得不決定,披露是否意味著分享他們使用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或程序,甚至是什么提示產生了他們的創作。
她說:“有很多在人工智能、法律和版權方面有經驗的聰明人,他們在更深層次上思考這些問題。”
“但我確實認為,我們將看到一個至少需要參考其中一些東西的世界。”
扎克伯格說,即使有披露,人們也將決定他們對“內容的靈魂”的感受。
“如果你知道播客背后沒有人,你還會聽嗎?”她問。“你會把完全由人工智能創作的、人類從未碰過的藝術品掛在墻上嗎?
扎克伯格投資了熱門戲劇作品《親愛的埃文·漢森》(Dear Evan Hansen),她說她對這些問題思考了很多,并決定把人工智能生成的藝術作品掛在墻上。
“如果一件東西很美,那是誰創造的重要嗎?”她推斷道。
在全球努力應對人工智能的同時,一些地區也面臨著獲取可信新聞的挑戰。
在加拿大,最近頒布的C-18法案(又名《在線新聞法》)要求谷歌、Facebook和instagram的所有者textarea Platforms Inc.簽訂協議,在加拿大媒體公司的內容被這些平臺發布或重新利用時給予補償。
作為回應,威脅要在其產品中屏蔽加拿大新聞的谷歌,于去年11月同意每年向新聞公司支付總計1億美元的費用。textarea采取了相反的方法,將加拿大新聞從其平臺上刪除。
當被問及平臺發布新聞時,扎克伯格說,“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于算法。”
她說:“但新聞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它只是把讓我們呆在回音室里的事情暴露出來。”回音室指的是平臺向個人提供的內容重申了他們現有的觀點,而不是挑戰他們的觀點。
扎克伯格繼續說道:“新聞幾乎是一個你想要向人們提供超出他們節奏的內容,以挑戰他們的思維或擴大他們的視野的類別。”
“這是我們錯過的部分,我希望我們能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