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一位前經濟學家表示,過去一年50萬移民的到來加大了通脹壓力,并將影響澳大利亞央行(Reserve Bank)下周的利率決定。
匯豐銀行首席經濟學家Paul Bloxham說,移民潮推高了房租價格和總消費支出。
盡管工作移民減少了酒店等行業的勞動力短缺,并減輕了工資壓力,但經濟學家認為,至少在短期內,大量移民涌入的凈影響是更高的通脹。
上周公布的強于預期的9月季度通脹數據中,租金同比上漲7.6%,為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由于家庭收入受到通貨膨脹、所得稅等級攀升和利率上升的擠壓,人均消費支出一直在倒退。
但總支出受到凈移民的支撐。據估計,在截至9月30日的12個月里,凈移民人數已達到50萬人。
澳大利亞統計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周一公布,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澳大利亞9月份零售額增長0.9%,強于預期,原因是購物者加大了購買硬件、園藝和服裝的支出。
瑞銀經濟學家George Tharenou表示,“創紀錄的移民潮”支撐了消費者支出。
“這在短期內增加了通脹壓力,尤其是通過租金的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將改善勞動力供應,并有助于緩解勞動力市場的緊張狀況;但就目前而言,更大的影響是刺激需求。”
布洛克斯漢姆表示,移民人數的意外激增推動了租房空置率的大幅下降和租金的快速上漲,這反過來也支撐了房價,盡管利率已經上調了12次。
“強于預期的人口增長也提振了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他周一表示。
“盡管人均家庭消費一直在下降,這表明貨幣緊縮政策正在發揮作用,但總體家庭消費增長仍然是積極的,盡管有所放緩。隨著經濟中越來越多的人,也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
“大量向內移民也增加了勞動力供應。部分由于這個原因,勞動力市場正在松動,盡管非常緩慢。就貨幣政策而言,關鍵是評估這些對增長和通脹的正面和負面沖擊之間的平衡。
“我們基于模型的估計表明,對移民的積極沖擊是短期內的凈通脹。我們認為,澳大利亞央行將在11月將現金利率上調25個基點。”
大流行期間邊境關閉以來的移民反彈受到雇主的歡迎,以填補技能短缺。
澳大利亞央行前助理行長、西太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艾利斯(Luci Ellis)也指出,移民帶來的“強勁人口增長”,增加了總消費需求。
埃利斯博士上周指出:“隨著更廣泛的服務業通脹強勁,這些結果表明,盡管更廣泛的消費者支出增長非常疲弱,但國內需求壓力仍在推動國內通脹。”“強勁的人口增長是一個因素,最近的移民數據表明,這種情況將繼續下去。”
埃利斯博士預計,澳大利亞央行下周將把目前4.1%的現金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周一報道稱,由于學生人數出人意料地急劇增加,令政策制定者感到擔憂,工黨已經面臨后座議員的壓力,要求其改變讓“低質量”外國大學生更容易留在澳大利亞工作的政策。
阿爾巴尼亞政府表示,最近移民人數的增加是在疫情期間關閉邊境后的一次追趕,人口數量仍低于聯合政府在新冠疫情前的軌跡。
前移民部副部長Abul Rizvi表示,必須分析移民的構成——學生、打工度假者、技術工人和家庭團聚者——以了解對供需的影響。
“大多數家庭移民不需要額外的住房,因為他們傾向于與已經在這里的伴侶和孩子住在一起,”他說。
“技術移民確實會對住房產生影響,但僅限于來自海外的新移民,而不是70%從臨時簽證轉為永久簽證的移民。”
他表示,詳細的研究顯示,中期來看,移民對通脹的影響大致為中性。
由財政部編寫的政府就業白皮書指出,技術移民可以通過補充國內勞動力的技能、改善與國際市場的聯系以及轉移全球最佳實踐來支持生產率增長。
該文件稱:“澳大利亞公司從本國員工那里發現的創新想法比從其他任何來源發現的都多。”
“雇傭技術移民會帶來知識和創意,對小企業也是如此。
“鑒于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公司都在海外,這一途徑對于采用創新和提高生產力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