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星期日在巴黎舉行的和平游行從阿拉伯世界研究所出發,經過大屠殺紀念館、大屠殺博物館和猶太教藝術與歷史博物館。23歲的瓦西里·科爾布倫(Vassili Kolblen)戴著白色軟呢帽,身穿傳統白色禮服,在游行隊伍中默默地走著。“我是一名穆斯林,我和其他人一樣來到這里,因為我不知所措。無辜的人受到不公正的攻擊,這不是建立和諧的方式。所以我們用平靜來回應噪音。我是穆斯林,我的祖先是猶太人,我的祖母是阿爾薩斯天主教徒,她聽右翼人士的話你都不會相信,但我愛她,她是我的祖母。在家里,我們說話。”在他身旁,60歲的米里亞姆(Myriam)專注而好奇地聽著。“我們一開始都是猶太人,基督徒,穆斯林……”瓦西里輕輕地打斷他:“我不會這么說,我會說我們都是人。”
這次游行是由比利時女演員Lubna Azabal組織的,這次游行沒有口號,也沒有標語牌,只有一條白色的橫幅。據警方稱,游行聚集了1.5萬至2萬人。10月7日,摩洛哥裔的阿扎巴爾被哈馬斯的暴力襲擊嚇醒,這次襲擊在以色列造成1200人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平民。
在法國猶太社區保護服務機構內部,查看更多文章
她在游行前說:“我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來回應社交媒體上所有的噪音,人們互相大喊大叫,互相撕扯。”“這個已經變成瘋人院的世界的嘈雜聲讓我窒息。(我需要)一種沉默,也是一種沉思。人們仍然在死去。所有人共融時的沉默,不論其信仰、信仰或出身。我自己來自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家庭。當她看到反猶太事件的圖片時,我母親對我說,你會看到,今天是猶太人的房子被貼上了標簽,明天就是我們的了。空氣中彌漫著20世紀30年代的不健康氣息。”
這位女演員打電話給劇作家瓦伊迪·穆阿瓦德(Wajdi Mouawad),瓦伊迪·穆阿瓦德是黎巴嫩裔,也是巴黎thsammentine de la Colline劇院的導演,他們在自己周圍召集了一個小委員會——包括女演員朱莉·加耶(Julie Gayet)和克萊姆·卡薩伊(clacimmentine)、編劇巴亞·卡斯米(Baya Kasmi)和導演維托·費雷里(Vito Ferreri)——并寫下了以下聲明:“(作為對)選擇仇恨一方的禁令的回應,我們迫切需要發出另一種聲音:團結的聲音。這種聲音需要立即動員起來,把我們街道的撕裂結構縫合起來。”
法國文化部長里瑪·阿卜杜勒·馬拉克(Rima Abdul Malak)對媒體說,這一文本立即吸引了她,她驚訝地發現,近幾周法國文化部門沒有在反猶太主義浪潮上升的情況下動員起來,這種反猶太主義浪潮正在震動整個國家。現在,簽名名單就像電影演職員表一樣,從A代表演員萊昂內爾·阿貝蘭斯基到Z代表女演員艾爾莎·齊伯斯坦,還有大約600名其他杰出的文化人物。參加游行的還有一些法國明星,包括伊莎貝爾·阿賈尼、卡米爾·科廷、喬伊·斯塔爾、瓦爾杰里·唐澤利和前文化部長杰克·朗,他們輪流舉著白色橫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