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極具創意的人像照片,讓90后農場主大萌幫助云南孟連的牛油果火出圈。這些照片中的模特都是當地的普通村民,而配飾則是當地的牛油果等特色農作物,照片色彩明快,創意滿滿,極富感染力,吸引了眾多網友。他的照片讓人們認識了這些云南邊境大山中的村民,也由此知道了當地的牛油果產業。近日,央視迎國慶特別節目《共和國巡禮》介紹了他作為新農人扎根鄉村種植推廣牛油果的經歷,還展示了他拍攝的這組照片。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大萌,了解到他十多年前曾從云南的大山中走出,游歷30多個國家,如今又回到云南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的大山里,用年輕人的方式帶動村民發展生態農業的故事。他說,自己是一個光腳踩在大地上做夢的人。
創意照片拍下村民開懷大笑
想讓孟連牛油果走出去
在大萌拍攝的一張照片中,一位拉祜族阿婆頭戴一副牛油果耳機,還戴著一副牛油果葉做成的眼鏡,她胸前一條用牛油果串起的項鏈也很惹眼,這樣創意感滿滿的作品讓人感覺很潮很時尚。
老人咧開嘴笑著,對這樣的裝扮感到十分新鮮。一般觀看者可能不會想到,這位老人的生活并非一帆風順。大萌介紹,老人曾因一次意外事故落下嚴重的后遺癥,后來拿著親朋好友拼湊的3000多元,在路邊盤下一家10平方米左右的鋪子,以經營小賣部為生。
大萌拍下阿婆頭戴一副牛油果耳機的照片
逐漸地,這家小賣部成為寨子里婦女們消磨時間的地方,大家每天來這里拉家常,編織民族織錦。阿婆因為事故后遺癥不能下地干活,她把家里的土地及前庭后院拿出來種上牛油果,由兒子管理。
雖然我當時已經構思拍攝這樣一組創意照片,但是給阿婆拍下這張照片純屬偶然。大萌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當時他正前往自己種植牛油果的地方,看見小賣部里的阿婆手中拿著牛油果,腦洞大開地覺得兩顆牛油果就像頭戴式耳機的耳罩。于是,他就用手邊的牛油果和材料進行了簡單布置,然后按下快門。
大萌說:我希望通過鏡頭,讓牛油果和背后鮮活的生命被看見。所以一直在探索影像記錄中關于自然、食物和人之間更多的可能性。想借此機會向大家推薦孟連的牛油果以及可愛質樸的人們。
說起一張張創意照片的主角,大萌娓娓道來,喜歡吃自家種植堅果的二孩媽媽、孟連最會拍照的酷酷大叔,以及有偶像包袱,拍照前特意換上干凈衣服的85歲奶奶他們用于裝扮的配飾,也從牛油果擴大到了當地種植的夏威夷果、檸檬、豆角等。
我用鏡頭記錄下他們開懷大笑的樣子。這種最純粹的幸福和快樂富有感染力,應該被更多人看到。大萌說。
他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經過幾年的努力,當地這些特色農產品的銷量得到提升,村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他認為,影像具有足夠的力量,可以助力鄉村振興。
大萌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想要和這里的村民以及孟連牛油果一起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游歷30多個國家后回到大山
吸引500戶村民合作種植增收
大萌出生在云南紅河哀牢山南部的一個哈尼族村落中,今年30歲。他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自己在18歲之前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考上大學,走出大山。但當進入大學后,他發現自己就讀的專業并不是自己喜歡的,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從那時候我開始折騰。
大一的時候,大萌徒步去了西藏,愛上了旅行。大學畢業后,他成為一名旅行體驗師,為旅游平臺等機構調研新推出的線路并將體驗進行反饋。在此期間,他游歷了30多個國家。
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公益攝影師,曾走訪過中國西部很多地方。每次出門,他除了隨身帶上相機,還會帶上一臺打印機,為當地的老人和孩子們拍照,將照片打印出來送給他們。
長期以來記錄不同地方人文風貌的經歷,為他在孟連為當地人創作創意照片埋下伏筆。
2020年,大萌在一位佤族朋友的邀請下來到孟連,當看到漫山遍野的牛油果,我就決定留下來了。處理完手頭的事情,2021年初,他正式定居這里。
從大山走出看了世界,又決定回到大山,大萌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自己當時被孟連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吸引,覺得適合用影像進行記錄。當地引進不久的牛油果產業也讓他感覺可以在這里做點事情。
也是從那一年開始,他在孟連承包土地種植牛油果,打造自己的農場。一棵牛油果樹從種下到收獲第一撥果實需要3年,在這期間,他從一個種植牛油果的小白成長為從種植到銷售再到對外推廣的專家。截至目前,他的牛油果種植面積從最初的23畝擴大到300畝,2023年產季實現銷售收入100萬元。他還和當地約500戶村民合作種植500畝牛油果,鼓勵村民在房前屋后或咖啡地里進行套種,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
大萌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坦言,目前自己并不像有些網友以為的那樣賺了大錢,這些年來他為種植牛油果投入了約200萬元,風險肯定會有,但是我覺得值得做,并對未來充滿信心。
為當地女孩拍攝照片廣為傳播
成為光腳踩在大地上做夢的人
和很多創業的年輕人一樣,大萌通過社交平臺推廣自己的產品,但與很多人不同的是,他在宣傳推廣產品的同時,繼續用相機記錄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希望讓外界對這里有更多了解。
女孩榕榕是大萌記錄的眾多當地村民中的一個。榕榕的母親是佤族,父親是漢族。在大萌眼中,榕榕眼睛非常漂亮,鼻子高高,烏黑的秀發,還有一張櫻桃小嘴,一笑起來,嘴唇像恬靜的彎月。
牛油果成熟的季節,榕榕到大萌的農場玩,他為這個女孩拍攝了一組照片。在其中的一張照片中,一只從枝條上掛落的牛油果擋在榕榕的一只眼睛前,女孩露出了淳樸的微笑。
這張照片廣為傳播,登上了中國新聞周刊南亞版《link TIMES》的封面,還出現在昆明長水機場航站樓和上海地鐵二號線車廂等地方,被用于宣傳推廣云南的旅游文化等。這讓很多人認識了這個云南邊境大山中的女孩,也由此了解她所在的那片土地。
榕榕也對家鄉的牛油果產業有了更多的憧憬,她對大萌說,我們還不是第一名,因為現在可能只有普洱人知道孟連牛油果,要讓全中國、全世界知道才好!
大萌給自己創立的品牌起名叫牛友果星球,他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之所以使用友字,體現了他的創業理念。首先,作為新農人,種植要對環境友好、對自然和土地友好。其次,要對周邊的村莊友好,對村民友好,幫助他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我們還提出了一個概念叫牛油果和它的朋友們,就是進行立體農業及生物多樣性的探索,建立一個開放、包容、共建的友好莊園。現在,除了牛油果,他的農場里還種植了咖啡豆、檸檬、夏威夷果等三十多種農作物。
此外,他正在嘗試打造農文旅產品,讓前來孟連旅游的人們能沉浸式體驗當地具有民族特色的生產生活方式。
從多年前一心走出大山看世界,再到現在重回大山,大萌正在改變著當地人的生活。同時,他感覺到自己也在被腳下這片土地改變,我覺得自己比以前更加務實了,但仍然堅持夢想,現在的我是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一個光腳踩在大地上做夢的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報紙廣告服務新媒體廣告刊例價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系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